• 750万美元
    英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Hibob获7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Hibob是一家新兴的英国创企,致力于通过打造云平台来帮助企业管理员工。   该公司的产品为各式各样的HR工具,包括员工津贴、员工敬业度、减少员工流失以及最重要的,“自动录入”等方面的工具。在这些产品中,自动录入工具可以说是紧跟潮流,与英国近期正在草拟的新养老金制度相符合。甚至我还听说,Hibob之所以首先在英国推出,本身就是因为养老金立法的原因。谁说繁冗的官僚体制只有坏处的?   Hibob目前处于邀请测试版,并于不久之前完成了种子轮融资,融资金额为750万美元。这一成绩可以说十分惊人。在这Hibob的此轮融资中,领投的为硅谷风投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,参投的有TransferWise的CEO兼联合创始人Taavet Hinrikus,以及Robin Klein以及Saul Klein的LocalGlobe。   值得注意的是,Hibob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Ronni Zehavi曾于2011年创立过CDN Cotendo,之后这家公司被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kamai。可以说,Ronni Zehavi也是公司能获得相对巨额种子轮融资的原因之一。   在一次电话中,Zehavi以及Hibob的CSO Andy Bellas表示,Hibob针对的是中小型企业,致力于为他们提供一个以人为中心的HR平台,让他们改变以Excel和其他晦涩难用的办公软件为主的员工管理程序。尽管HR软件行业可能已经不存在短缺问题,但我们发现,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他们的软件进行了云端处理,并重新设计出了更加友好型的用户界面。   Hibob想要改善员工管理与招聘的流程,为企业省下行政的时间。  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,Hibob可以让你根据某些共同属性来将员工分为不同小组,而这些属性可能跟工作本身是无关的。包括员工有没有孩子,是否参加了某些俱乐部——比如自行车俱乐部等。这一功能的目的在于,让企业管理软件能真正反映出公司的线下活动与文化。   在一次邮件回复中,投资人Taavet Hinrikus表示,Hibob身处的行业一直以来的服务水平都不怎么样,而且对于小企业来说,HR工作向来是他们头疼的问题,确实需要实现自动化。“除了HR工作,更让人头疼的还有大量员工的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维护等问题,”Hinrikus说。   不过,Hibob下的最大的赌注还是在于养老金规划,自动录入功能无外乎是养老金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项。在英国,不同的员工适用的养老金规则也不一样,主要看各员工在公司供职的时间长短等。在养老金这一领域,Hibob可以算是一个掘金人。   “随着新养老金立法的诞生,将HR软件与养老金录入解决方案相结合的创企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。Hibob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快速发展,以及它的产品前景,稳健的经济模式及成熟的领导力。”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Adam Fisher说道。   本文来自猎云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ieyunwang.com/archives/181273
    750万美元
    2016年06月08日
  • 750万美元
    人才招聘服务提供商Greenhouse获得750万美元投资 Uber、Pinterest、Snapchat和BuzzFeed有什么相同点?答:他们在人才争夺战中拥有相同的秘密武器——Greenhouse。这个专为人才招聘而优化的应用服务将雇佣活动变成了一门科学,合理地为雇主提供招聘的目标、来源、面试问题和评价系统指导。现在Greenhouse刚刚完成了总值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,领投方为Facebook前Facebook前副总裁卡马斯·帕里哈毕提亚(Chamath Palihapitiya)创办的风投基金Social+CapitalPartnership。 一年前Greenhouse曾进行过一轮270万美元的融资,当时那笔资金都用在了完善软件上。而如今,Greenhous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·蔡特(Daniel Chait)告诉我们他们的软件已经基本完善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工具整合、平台化,吸引更多的客户以进入全面的增长模式。目前Greenhouse的客户除了前面提到的,还包括Airbnb、Mixpanel、Medium和Oculus。 “实际上,很多初创公司的招聘模式就是没有模式,他们要么模仿大公司,要么凭感觉摸索,”蔡特说。“他们对要招多少人,什么时候需要人,如何量化应聘者技能一无所知。每家公司都得从零开始慢慢积累。” 这太疯狂了。大多数创始人都把招聘定为公司启动的首要任务,进行过招聘的创始人又无不把它看做最耗费时间的事。一旦公司开始运转,跟不上趟的员工或者不合拍的同事都可能把创业的成果完全毁掉。另外,在这个遍地高级工程师、产品设计师和销售的时代,慧眼识英才绝对是一个能够决定企业成败的稀缺能力。 这里,Greenhouse把招聘活动从感性的挑选变成了运转良好的理性流程,它究竟是怎么运作的呢?    定位:Greenhouse会将企业所有的应聘者的来源(包括来自推荐人、社交媒体、活动、招聘启事、主动招揽和猎头机构等等)汇总在一个控制台里。控制台支持按照职位的要求进行A/B测试,还支持整个公司员工参与评选过程。 考核:Greenhouse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面试过程,向应聘者提出的问题都是相同而且可量化的。  决定:Greenhouse能将所有应聘者的信息、简历和面试评估结果整合成易于阅读的总结,再与职位的需求进行比较。它还提供了快速查看申请、横向比较以及调整条件的工具。 在Greenhouse采取订阅付费,其中最受企业欢迎的是按年付费选项。 Greenhouse本轮吸引了750万美元的投资,使引资总额达到了1.12亿美元。除了领投的Social+CapitalPartnership(其联合创始人马莫恩·哈米德MamoonHamid将加入Greenhouse董事会),Resolute Ventures和FelicisVentures也参与了本轮投资。蔡特说他们选择Social+CapitalPartnership是因为“他们能给我们带来很多资源,并为我们提供及时的建议和反馈,这是我们现在相当缺乏的”。 一站式招聘平台 本轮筹得的资金的一部分将用于市场营销以及扩充开发团队,剩下的则是按照创始人的想法进行“平台化”,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。Box.net通过建立打通谷歌、微软和Salesforce等业界领跑者的服务成为了一站式企业协作应用中心。Greenhouse也希望做同样的事情,只不过把背景换成企业招聘。 他们的想法是将招聘所用到的工具,比如视频面试使用的HireView等等,直接连接到Greenhouse,然后由后者来自动处理数据的汇总。蔡特说,这么做可以鼓励合作伙伴一起成长,因为Greenhouse可以将匿名的汇总信息传回各个工具的开发商,这样能帮助他们优化自身的产品质量。 这个开放平台战略可能会让Greenhouse在与曾经的人才管理服务业领先者Taleo、SuccessFactor,以及同为初创公司的Workable的竞争中占得头筹。蔡特承认,目前人才管理工具市场已经“过度拥挤”,如果这块市场真如各位所说存在着泡沫,那么一旦泡沫破裂,实力不济的企业势必面临淘汰。但蔡特坚持认为“人才招聘始终是维持企业竞争力的大考验。企业在人才争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直接了”。 和Dropbox正在进行的专业化一样,Greenhouse也在企业级IT部门支持和大客户的可扩展性上进行着改良。无论如何,市场的需求是强劲的。“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,我们还觉得要让人们了解招聘的重要性,没有十年时间是做不到的,”蔡特总结说,“结果我们发现人们很快就认识到人才招聘是绝不能马虎的。”如果各位创始人都使用Greenhouse分担自己招聘的烦恼而专注于创新,那么Greenhouse的前途一定是灿烂的。 (文章来源:TC中国    译:王博源)
    750万美元
    2014年08月15日
  • 12